微博 | OA入口

品读刘慈欣科幻里的童真

2020-03-04 11:02

在刘慈欣的科幻宇宙中,《圆圆的肥皂泡》无疑是“非典型”的。小说的主角是一个爱吹肥皂泡的女儿和一位坚守大西北的父亲,两人对于梦想的不同诠释反映了两代人之间、父女之间的“代沟”,而这一隔阂最终通过科学技术和解于崇高的理想。质朴的文字流露着童真,是刘慈欣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本文选自范轶伦的文章《温情的代沟与空灵的梦想——评刘慈欣<圆圆的肥皂泡>》


微信图片_20200304105841.jpg


    《圆圆的肥皂泡》


在刘慈欣笔下恢弘磅礴的宇宙中,《圆圆的肥皂泡》无疑是一个异数:没有大国军事争霸,没有世界末日,更没有外星人侵略地球,只有一个爱吹肥皂泡的女儿和一位坚守大西北的父亲。质朴的文字挟着一缕童真,令人颇有如沐春风之感,读来宛如一篇温馨的小品。此作是刘慈欣在2003年底创作的,第二年刊登在《科幻世界》第4期,同年获得第16届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2015年,由Carmen Yiling Yan翻译成英文发表在美国电子科幻杂志《克拉克的世界》(CLARKESWORLD)第12期上,并获得读者选择奖小说奖(并列)第二名。不过,此作尽管在国内外反响都不错,人们在谈论大刘作品时却甚少提及,与《流浪地球》《乡村教师》等脍炙人口的名篇相比,《圆圆的肥皂泡》仿佛是一个出离于人们视线之外的肥皂泡。

然而这个看似平淡的标题却是一语双关,既捕捉了肥皂泡的形态,也嵌入了主人公圆圆的名字。无论是在中文还是英文里,和“肥皂”有关的东西似乎都不那么正面,比如,情节拖沓、内容琐碎的连续剧被称为“肥皂剧”(soap opera),而五光十色却脆弱易破的“肥皂泡”则常被用来比喻美好但又不切实际的东西。在常人眼里只有小孩子才爱玩儿的肥皂泡,却在《圆圆的肥皂泡》中成为大刘笔下解决西部干旱问题的终极方案。究竟是希望的幻灭,还是对梦想的践行?故事一开始,父亲和圆圆对于肥皂泡的相反态度便折射出两代人对于梦想和希望截然不同的诠释。在父亲看来,肥皂泡是远离现实的幻影,女儿对肥皂泡异乎寻常的迷恋似乎反映了某种不切实际的思想倾向,甚至可能令她以后的人生误入歧途。而在圆圆眼里,肥皂泡却是整个世界,用文中的话讲“她的出生似乎就是要和这东西约会似的”。这种与生俱来的迷恋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喜好或兴趣,成为她整个人生的目的。从小学到创业,“吹更大的泡泡”——这个在父亲看来不可思议的“远大理想”,一直是圆圆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


微信图片_20200304105837.jpg

  

与此相反的是两者对于丝路市的态度。丝路市不仅承载着父亲的梦想,更是他们这一代人青春与汗水的见证。尽管完全可以回到江南安度晚年,作为市长的他却一直坚守着这个空城等待它的复苏。然而对于圆圆来说,虽然丝路市是自己出生长大的故乡,却并没有让她产生一丝的眷恋。当听说丝路市将要实施为期十年的拆迁计划时,父亲的内心是沉重的,年幼的圆圆却为离开这个“平淡乏味的城市”倍感兴奋,翘首期待开始全新的美妙生活。高考结束,北上求学的圆圆可谓如愿以偿地离开了这座城市。毕业之后,她又以纳米技术成功创业,摇身变为年轻的亿万富翁。然而当父亲希望她投资一个能拯救丝路市的水处理工程时,圆圆却以过自己的生活为理由而断然拒绝,原因是她正计划用这笔资金“吹大大的泡泡”。 

 圆圆和父亲对于梦想的不同诠释,多少折射出两代人间的世代隔阂(generation gap)。时代隔阂俗称“代沟”,由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同名著作中首次提出。广义的世代隔阂,指老一代与年轻一代在价值观、信仰、政治态度等方面存在的心理距离或心理隔阂,狭义上则通常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心理差距或隔阂。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造成代沟的主要原因。虽然是科幻小说,除却对纳米肥皂泡的大胆想象,《圆圆的肥皂泡》的整体基调可谓相当写实。圆圆父母的原型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支援大西北的理想青年。当时在国家的号召下,千千万万名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来到大西北,用青春和汗水开垦这片贫瘠的土地。那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代,也是一个讲求脚踏实地的时代:如果没有决心、毅力和经验、使命感就只是一纸空谈。时代的巨轮前进到圆圆这一代,个体主义大行其道,“成功需要的是逼人的思想灵气,轻飘洒脱的思想和性格不一定就是缺点,凝重和沉重反而显得傻乎乎的”。这个时代让圆圆如鱼得水,却令父亲这一代人颇为受挫。现实与理想、使命与自由,两代人之间的理念冲突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力,亦构成整篇小说最大的张力。

     然而这条横亘在父女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并非不可 跨越,父亲对于肥皂泡的态度,正如圆圆对于丝路市一样,不知不觉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圆圆把一亿元吹出的“大大的泡泡”送给父亲作生日礼物,无意间启迪了后者利用肥皂泡进行空中调水的设想。当十年后“大西北的天空成了梦的天空”,圆圆和父亲的梦想同时实现了,或者说,父亲让丝路市继续存在下去的梦想,通过圆圆吹肥皂泡的梦想实现了。故事的最后,圆圆返回故里,点点滴滴的童年回忆涌上心头,竟发现年迈的父亲也吹起了肥皂泡。《圆圆的肥皂泡》也许是刘慈欣所有作品中唯一一篇以父女关系为主轴的作品。与充满火药味的父子关系相比,如《地球大炮》中的沈华北和儿子深渊,《全频带阻塞干扰》中的十号和儿子庄宇,圆圆和父亲的冲突并没有剑拔弩张的激烈。相同的是,无论两代人之间有多深的摩擦和误解,最终都会和解于某种崇高的理想:为国家乃至人类谋福祉。而不同的是,在父子关系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位拥有掌控权的严父,但是在《圆圆的肥皂泡》中,这个父亲虽身为市长,却拿古灵精怪的女儿一点办法都没有,无奈、落寞得有些可爱。这会不会是大刘自己的写照呢?坊间流传大刘开始科幻创作的缘起就是觉得没有合适的故事讲给女儿听。女儿出生于2000年,也正是这一年,国务院成立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开始实施包括南水北调在内的西部大开发计划。这会不会是《圆圆的肥皂泡》最初的灵感来源?

     尽管字里行间透露着温馨与童真,《圆圆的肥皂泡》却并不是一个梦幻般的童话,大刘毫不留情地在圆圆的世界里设定了一个比沙漠化更残酷的现实,那便是母亲的早逝。和父亲一样,母亲也是从上海来到大西北参与建设的知识分子,作为科学家的她比父亲更敬业,甚至有些不近人情:放弃一个月的产假回实验室上班,女儿生日那天还在继续飞播造林研究——不幸的是,她在这次任务中遇难。母亲的意外去世,给全文明丽的色调染上了一抹灰色,然而她在女儿的成长中并不是缺位的——对梦想的执著,是母亲留给圆圆的精神遗产,这一点,被圆圆完全继承了下来,尽管后者并不是出于“责任感和使命感”。“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大刘在《球状闪电》中的名言,正是他笔下这些女科学家的写照,比如《思想者》中眷恋着星空的女天文学家“她”,《全频带阻塞干扰》中痴迷于武器的电子对抗排排长林云,还有本文中把一生奉献给大西北的圆圆母亲,等等。而圆圆呢?与星空、武器相比,她所迷恋的肥皂泡似乎有些幼稚。她也算不上真正的科研工作者,就读纳米专业并非出自献身科研事业或为国捐躯的崇高理想,文中对她公司的评价甚至带着些嘲讽:“纳米技术的东风催生的一大批急剧膨胀的奇迹企业之一。”如果说,圆圆和父亲间的理念冲突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她与早逝母亲的差异则进一步印证了两代人对于梦想的不同定义。圆圆开着母亲的那架老式双翼飞机给父亲送生日礼物“大大的泡泡”,不仅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亦是极富象征性的一幕:圆圆在那一刻“再现”了母亲在世时的英姿,暗示着她将接替母亲完成其未遂的心愿,而与父亲间的隔阂亦将随之消弭。

     圆圆和父母间的张力,让我们感受到刘慈欣对于时代脉搏下个代际更替的微妙体察,而岿然不变的,则是科学技术对于时代发展的推进之力。纳米技术一直是刘慈欣十分关注的领域,从《微纪元》中的纳米人,到《圆圆的肥皂泡》中的“飞液”,再到《三体》中“古筝计划”成功的关键材料“飞刃”,如果把当今的纳米技术比作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刘慈欣早已就用宏伟的想象力勾画了它成年后的灿烂图景。在此文中,用无数巨大的肥皂泡裹挟湿润的空气进入西部内陆,从而调节气候的设想是惊人的。技术上来讲,如何制造圆圆所谓的超级液体“飞液”目前还只是梦想。和当今争议巨大、耗资惊人的南水北调工程相比,这个“肥皂泡工程”的确美好得像个肥皂泡。对于科学技术的乐观,是贯穿刘慈欣科幻创作的核心理念之一,无论是大国间的军事制衡,还是劫后余生的艰难图存,抑或抵抗外星文明入侵的终极武器,科学技术是人类掌控自我命运、不断自我超越的工具和手段。在《圆圆的肥皂泡》中,科学技术不仅挽救了一座城市,更让一对父女冰释前嫌。当白发苍苍的父亲吹出一串五光十色的肥皂泡,这样的反差是不是让读者会心一笑了呢?

  

空灵而童真

微信图片_20200304105831.jpg

    刘慈欣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写道:“你当然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但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为你而骄傲。”这里的他们,是人类派遣去宇宙深处的拓荒者,在火星的荒漠、金星的硫酸雨、木卫二冰冻的海洋上,都能见到他们筚路蓝缕的身影,一如文中为丝路市奉献了一生的父亲。把视野从广袤的宇宙拉回到大西北,不变的是父女间的温情,也许这就是《圆圆的肥皂泡》的独特之处吧!虽然颇为“非典型”,却是大刘最成功的作品之一,空灵而童真,仿佛一个出离于人们视线之外的肥皂泡,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毕竟,太过脚踏实地的,怎么能称得上“梦想”呢?


参考文献:

[1] 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周晓虹、周怡翻译.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

[2] 刘慈欣.给女儿的一封信.《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刘慈欣科幻评论随笔集》.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微信图片_20200304105818.jpg


作者介绍 

范轶伦,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文学学士(一级荣誉)及哲学硕士,现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修读比较文学博士学位,为该校“科幻及技术文化研究”学术方向第一位在读的中国学生,目前正致力于寻求中国与拉美科幻之间的微妙连接。论文见诸于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科幻研究学会(SFRA)学术年会等。曾以短篇小说《云端的爱情》获第三届高校联合征文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并获同年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新秀奖提名。目前为《科幻世界》杂志“科幻学徒笔记”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