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 OA入口

图解《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

2020-03-17 16:08

640.webp.jpg

《黄帝内经》推崇天人合一的养生法则。“天人合一”中的“天”指自然界。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一天也有白天黑夜的十二时辰变化,人随着自然界的变化形成了相应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天气变化时,人自然而然地增减衣物。太阳升起来了,人从睡眠中醒来,起床活动。到了晚上,人就会犯困,要睡觉。到了吃饭的时间,人会饿、会渴,自然就会找东西吃、拿水喝……这些看上去似乎很平常,其实正是顺从自然规律,人体相应作出反应的表现,是天人合一的具体体现。 


640.webp (1).jpg


一天之中有十二个时辰,人体内也有十二正经,每条经络都有各自所主的脏腑。人体内的五脏六腑与十二时辰是相对应的。每个时辰都有相应的脏腑在工作,在这个时间段里,人体内大部分的气血都流注于相应的经脉。经脉内的气血足了,对脏腑功能的调节能力就会增强,脏腑功能强了,生化代谢效率就高。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天地间阴阳也随之变化,人体内工作的脏腑也不一样。



640.webp (2).jpg


遵循自然和人体生理的变化规律,在恰当的时间里做恰当的事,才能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这便是天人合一的养生境界。


比如说子时,这个时间段正是万籁俱寂、万物归静的时候,天地间阴阳交替,能量最大。此时胆经当令,气血流注于胆经,是养胆护阳的最佳时间。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卧床休息,这样才能养胆护阳。如果反其道而行之,该睡觉时不睡觉,则容易影响胆内少阳之气的生发。人体内胆气不足,就容易出现口苦,看起来面色青灰、心事重重,办起事来也会犹豫不决,而且胆功能受损还有可能引起其他部位的病痛,如心痛、胁痛等。再比如说午时,太阳当头照射,天地间阳气最盛,阴气最弱,心经当令,气血流注心经,此时小憩一会儿即可以滋阴养神、补气养血、养心静气。反之,不注意休息,则容易导致心火过旺,引发口腔溃疡,并会使人出现心绪烦躁、失眠多梦等症状。午间活动不睡觉,排出大量的汗,还会伤阴损血,不利于健康。


640.webp (3).jpg


天人合一与饮食养生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所吃的食物皆来自大自然,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食性。食性不同,滋补效果就不一样。像甲鱼、龟肉、银耳、燕窝等这些都是阴性食物,它们可以达到滋阴润燥的效果;而羊肉、狗肉、鹿肉、虾仁则偏阳性,吃这些食物则可以壮阳健体。所以研究食物的性质和特点,利用饮食来调养身体、防治疾病,也是天人合一的具体体现。



640.webp (4).jpg

天人合一的饮食规律,还表现在饮食要与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各地区的饮食习惯常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南方有些地方气候很潮湿,当地人就养成了吃辣的习惯,因为辛辣食物能够驱除体内的寒湿,从而防病护体。而北方气候比较干燥,体内的燥阳之气比较足,再吃辣的食物会受不了,所以北方人吃辣较少。



640.webp (5).jpg


除了地域差别,气候也是影响饮食的重要原因。冬天冷的时候,人爱吃热腾腾的食物,如火锅、涮肉等;夏天的时候则热衷于凉的食物。这些都是天人合一在饮食养生中的体现。所以,人的饮食习惯要根据食物的特性、地域的特点、气候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才合乎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



640.webp (6).jpg


面对大自然,人如沧海一粟般渺小,但只要我们学会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摸清自身的生理变化特点,因时因地进行养生,就能达到自然与人体的完美融合,健康长寿便不是什么难事了。



640.webp (7).jpg


主编:王静

责任编辑:黄维佳 瞿 昕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养生不仅要符合一年四季的变化,还要符合一日十二时辰的规律。《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也是一部现代人应该了解的养生经典。本书以图解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告诉人们如何借助《黄帝内经》的养生理念,利用人体的经络和生物钟来保养我们的身体。


全书共分为十二部分,每部分对应一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一条经脉,每条经脉又联系着相应的脏腑,向人们清楚地解析了应时养生的秘密,从而揭示了健康长寿的真谛,是广大群众进行科学养生保健的指导读物。

作者简介


王静,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任河南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擅长诊治各种妇科病症,出版专著和科普图书8部,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