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高士其先生诞辰120周年暨《高士其科普作品精选》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于俊清主持,本书著者高士其之子高志其先生和来自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技馆等单位从事科普创作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出席了发布会。

《高士其科普作品精选》图书
首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编辑秦德继致辞。他指出,高士其先生的科普作品创作于20世纪30—80年代,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此次精选,出版社力求在“经典”与“当下”之间搭建桥梁:既保留先生文字的独特韵味,又通过必要的注释,帮助今天的读者更轻松地走进科学世界,感受科学的魅力与温度。然后,本书著者高士其之子高志其先生在现场介绍了高士其先生的科学思想,并分享了高士其先生的科普理念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接着,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于俊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王春法、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部长倪志宇、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副部长宋玉荣、中国科普研究所党委书记庞晓东、中国科技馆副馆长尹霖分别发言。大家欣喜的看到,高士其的科普作品激发了无数中国人,尤其是科技工作者和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热情。很多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就是在高士其先生的激励之下成为了科学家、工程师,走上科技创新、报效祖国的道路,他的成就、他的理想、他的精神对于当今时代仍然是一笔极为珍贵的财富,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最后,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名誉会长李宗浩、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中国科学院文联名誉主席郭曰方、人民德育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迪、山东省创新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晓红等分别发表对高士其先生的怀念与对科普工作的期许与展望。

《高士其科普作品精选》图书发布现场
高士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是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他在身陷病痛折磨、几近瘫痪的苦厄逆境中,仍以坚如磐石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坚韧,倾心铸就了一大批兼具科学严谨与趣味盎然、思想深邃而语言质朴、通俗性突出、叙事手法灵活多样、科学与人文交相辉映的科普佳作。
《高士其科普作品精选》一书入选了202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高士其的科普作品不仅是对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更是对人类智慧和文明的传承与弘扬,即使在今天仍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在本书中,高士其把“发酵”写成一场热闹的派对,把“消毒”比作受火刑,把“免疫”说成城墙卫兵在射箭。在他笔下,小小的微生物也会开心、会害怕、会讲故事——科学不再是一串串冷冰冰的公式,而是一段段有温度、有情绪、有故事的童话。
高士其的作品还有一个格外鲜明的标志——他把“科学”与“人民”牢牢焊在一起。他坚持不用生僻术语,把“白细胞”叫成“巡警”,把“抗体”说成“护身符”,一句话就能让田埂边的农民、社区里的孩子听懂。他更把“卫生防疫”写成朗朗上口的快板,把“微生物攻防”排成一幕幕连环画,让科学第一次带着泥土香、烟火味,走进教室、走进街头巷尾。读他的句子,你能感到一种滚烫的责任:科学不是云端耀眼的探照灯,而是普通人掌心里那盏小夜灯——照得见脚下的水洼,也照得清前方的路。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始终把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技术、推动科学教育、倡导科学生活、弘扬科学精神、建设科学文化作为我们的重要出版方向。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优秀科普图书的出版与推广,努力推出更多贴近时代、贴近读者的精品力作,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贡献出版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