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 OA入口

重温王晋康二十年来的科幻之路!

2019-05-30 11:07来源:科普社

如果有一个人理解20年前在中国写科幻有多难,那这个人一定是王晋康;如果有一个人一直怀揣着历史感写出了科幻感,那这个人也一定是王晋康。

微信截图_20190530110443.png

在他创作的二十年里,从中年的王工程师一直写成了“老王”,创作了无数的科幻精品。从较早创作的《生命之歌》、《类人》一直写到了《蚁生》、《逃出母宇宙》,他的科幻创作过程就像是一场科幻长征路。用微博贴出自己一时的科幻点子很容易,但是连续二十年笔耕不辍很难;随意写写心灵鸡汤容易,提笔写出《与吾同在》难。这长年累月的类似长征的创作,足显出“老王”对于科幻的热爱和执着。


作为一个科幻爱好者,我是爱“老王”的。有无数的人说他是中国的丹·布朗,是中国的约翰·温德姆,但是“老王”就是“老王”。王晋康对于现实的深刻而锋利的思考都散落在了他的作品之中。科幻文学作为载体,释放出了他对于科学的体悟和对于人性的理解。一部好的科幻小说常常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其投影,无论是《亚当回归》、《生命之歌》,还是《新人类四部曲》,其中描写的“新人类”的种种生存难题,实际上都与我们这些不靠谱的“旧人类”有关。在这个时代,我们制造了环境问题,我们不得不面对日益增加的生命科学的伦理问题,这一切都被王晋康看在眼里,写进科幻里。王晋康在其二十年来写出了洋洋洒洒500多万字的作品,用科幻串联出了人性的火花和他对科学技术的思考。


《中国科幻的思想者——王晋康科幻创作研究文集》一书整理了科幻界各位大家对于“老王”这二十年来创作思想的解读和对其作品的评述。这是一部王晋康各个时期作品的导读指南,帮助新老科幻文学爱好者静下心来,重温老王这二十年来的科幻之路。在其中,既能看到书中收录的老王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也能看到其他科幻大咖们对于王晋康作品的辛辣点评和细致入微的解读。


《中国科幻的思想者—王晋康科幻创作研究文集》

微信截图_20190530110453.png

王卫英主编

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中国科幻的思想者——王晋康科幻创作研究文集》一书是庆贺王晋康创作20周年的会议研究成果,内含名家寄语、会议嘉宾代表发言、会议综述、王晋康科幻创作评赏、王晋康科幻小说选、王晋康谈科幻、王晋康创作年表等,这不单是为庆贺而产生的会议文集,其中汇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及科幻同仁对王晋康创作的长期思考与研究,一定程度上,更是首部新生代重要科幻作家的专题研究,传达着一种独特、深刻而丰富的科幻思想和文化精神,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文献参考价值。

在二十年的科幻创作中,王晋康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作,写出了科幻的精神气质。如果细细分析,我们会发现他的创作之路中,有三件降妖除魔的“宝贝”一直为他保驾护航。


老王的三件“宝贝”

“老王”的第一件“宝贝”是他的文笔。王晋康的文笔很好,这是他能写好科幻的基础。以他的现实主义文笔,不写科幻小说,去写主流小说、武侠、言情,甚至去写散文,我觉得他都可以驾驭,可他一直抱着科幻不放手。单单有好的文笔能不能成为一个好的科幻作家?大概也不行。科幻看似是幻想,但是科学幻想从来不是不着边际的乱想。单单具备写作技能很难胜任科幻创作的需要,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并在现有的科学知识基础上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力。


这第二件宝贝,是“老王”对于现代科技伦理尤其是以及生物技术伦理的思考。在《类人》以及《十字》等耳熟能详的作品中,王晋康显示出了其对于现代生物科技的深刻理解。但是,正如萨顿所言;“科学是必需的,但是只有它却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科幻文化的形成,如果说,科幻小说是科学世界与人文世界的桥梁,而“老王”就是造桥人之一,他非常擅长以最直接最简易的办法,在科学和人学之间的陡峭深渊上架桥,这种高超的架桥术正是他的第三件“宝贝”。

微信截图_20190530110128.png

王晋康,图片来自公众号(大美科学)


科幻最大的魅力并不是对于未来的预言,而是既讲了科学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林林总总,又能在虚拟架构的不同时间维度上,跳出科学去讲人文去讲人性,去分析人类的天性和直面今天科学带给我们的负面问题。在《中国科幻的思想者——王晋康科幻创作研究文集》中,各位科幻大咖们也都从自己的角度和研究视野去看去观察去理解“老王”,实际上也是通过对于王晋康的作品去展现自己理解的科幻和科幻文化。我们现今的科幻实际上是将“科学”与“文化”相互交织在一起,既通过科学幻想提供的时间维度反映文化的变革的可能性。也通过文化的敏感性去窥探未来科学发展遇到的伦理和社会文化问题。


愿我们的科幻爱好者们都读一读《中国科幻的思想者——王晋康科幻创作研究文集》,向长征中的“老王”致敬。在看科幻小说的同时,也能思考我们的人文世界,我们的人性。


作者:呼思乐(中国中医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博士)

本文首发在《科技导报》2016年第16期;内容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