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 OA入口

大美女科学家丨眼科抗疫女战士出征武汉,春暖之日定凯旋!

2020-04-03 15:00

面对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族,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 在中华大地上,包括科技工作者和医护人员在内的很多国人用行动谱写着中华民族的力量,其中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女科技工作者,她们面对疫情,巾帼不让须眉,奋斗第一线,建功新时代。




眼科抗疫女战士:2月7日13时,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支援湖北抗疫国家医疗队142名队员带着全院职工的殷切嘱托与祝福乘机驰援武汉。

2020年2月2日晚上9点,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病房护士长吴艳芳在眼科护士工作群发出通知:我科需要三名护士报名驰援武汉,工作经验优先、党员优先,10点前上报。事出紧急容不得商量犹豫,但令人感动的是通知发出不到10分钟就报满了。东风吹、战鼓擂,2月6日收到确切通知: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第二天出征武汉。眼科病房护士——曾经参加过4次“光明行”的病房带教老师谢丹和有着抗击非典经验中共党员张燕宁的名字赫然其中。



640.webp.jpg


得到通知后,科主任、护士长、每一位医生、护士、技术员无不为之动容,无不为之骄傲。但大家也很担心,武汉位于淮河秦岭以南,没有暖气,体感温度比北京差十度,会不会着凉?同时,因为疫情迅猛,武汉封城,无论是医疗物资还是生活用度都是处于吃紧状态,会不会饿着?营养够不够?在几位主任和眼科工会的带领下,大家纷纷献计献策为出征同事购买物资。直到出发的最后一刻,出征的同事还收到了来自主任和同事购买的保暖内衣、保暖拖鞋、暖宝宝、西洋参、巧克力、麦片、维生素片…这些物资塞了满满三个箱子都没塞下。



640 (1).webp.jpg


2月7日早上9点,眼科核心组成员以及科里的其他几位同事自发地为她们送行。康卫娟护士长看着她曾经领导的“小孩”,现在要出发去武汉抗击疫情了,平时做事雷厉风行的她眼中无限柔情。再抱一抱吧,前线有任何困难打电话回来跟“家里人”说;再合张照吧,你们必须给我跟今天一点都不差的回来!吴艳芳护士长说:给你们开了点常用的药备着,一定好好的回来一起看春暖花开!



640 (1).webp (1).jpg



640 (1).webp (2).jpg


此次同行的还有高斐医师和王尔茜医师的丈夫,虽然口中说着”一线抗疫你尽管去,家里一切有我”,但是分别时总是有无限的不舍与牵挂。这无言的拥抱说不尽的是我对你的爱与支持,道不尽的是两个人共同为医学奉献的坚守。


13时,陈有信主任送两位“女将”至机场,她们随第二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140人乘机驰援武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她们用她们的血肉之躯为我们建筑健康的“城墙”;在与看不见的“敌人”厮杀中,她们用她们的强大的医学护理储备以一敌十。协和再征,与死神抢人!



640 (1).webp (3).jpg



640 (1).webp (4).jpg


战 / 疫 / 心 / 声



我们一个都不能少丨来自前线的家书


今天已是来鄂驰援的第七天了。一周的时间里,经历人生中太多需要纪念的时刻。


虽然每天的工作时间只有4个小时,但却要经常在人们熟睡的深夜亦或是凌晨“出没”,回复家人和朋友的简讯也恍如隔世,犹如不在同一个时区。目前,驻地生活已经安稳妥当,隔离病区监护室的工作也完全进入正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工作流程的优化,岗位职责的明确,队员们相互帮助、团结协作、配合默契,把协和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带到了这里。即使防护服束缚了身体,护目镜模糊了视线,但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仍然能hold全场。


640 (1).webp (5).jpg


身为一名眼科护士,但技不压身,依然要掌握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和抢救,才能各司其职,安全平稳的完成每一班的工作。每小时生命体征监测和记录以及鼻饲,每2-3小时为开放气道和机械通气的患者翻身拍背吸痰,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各种仪器的参数,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输液和各种药物泵入,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物泵速。操作完毕后全身已经湿透,而每一次进出病房感染的风险也会增加,对技术、体力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


凌晨5点,我和同组的护士妹妹刚刚完成接班,她在纸上写下:“我有点低血糖了,还胃痛”,我很是担心:“不要强撑,不行就退出去休息,剩下的工作我可以的”。她蹲在那里和我说:“这样会舒服一些”。然后我就这样紧紧地拉着她的手,让她觉得我们一直都在一起。


640 (1).webp (6).jpg


又是一个不眠夜,清晨细雨微风,我们站在医院的广场前合影留念。汗水打湿的衣衫是我们冲锋上阵的战袍,脸上深深的压痕是我们战后的功勋章。网上曾流行一段网友的喊话:武汉,你好!我们什么手可以给,但是白衣天使是借的,请一个不少的还回来!是啊,我们一定遵命,总护士长说要按照出发时照片上的人数点名。我们一个都不能少!



战 / 疫 / 心 / 声



待到春暖花开,我定凯旋归来


这些天,看着疫情在不断地变化,新增病例直线攀升,同袍们在战斗一线已经坚守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心情尤为沉痛、压抑,犹如被撕裂一般;而这些天,看着动容的场面一幕又一幕,危机四伏的战场里总有最为柔软的一瞥,已经数不清泪目了多少次。是我变得脆弱了还是?我想只有同为医护工作者的我们才会有这样的感同身受。总说医护人员高冷地像冰山让人难以靠近,那是在对待疫情和疾病时所具有的谨慎和果敢;而在面对病患的时候,他们也毫不掩饰和吝啬自己的内心,只是把它深埋在一个不被察觉的角落。



640 (1).webp (7).jpg


一辈子也不会忘记2003年的春天,SARS把北京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青春活力的我那年21岁,刚刚参加工作不到两年,些许懵懂些许稚嫩,就这样学着前辈的样子穿上防护服走进了一切未知的SARS急诊隔离病房。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太多的生离死别呈现在眼前。直到今日再次主动请战、出征一线,先前的场景如老电影的胶片一般在脑海中浮现。作为已经从事19年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有着9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来说,在这个国家危难的时刻也是义不容辞的。无论在何时,人们都是需要一些情怀和精神去充实内心世界,也只有撞击心灵的感悟才能涤荡灵魂。


其实在报名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初,也有无数的想法和画面涌现出来,感觉自己像个女侠一样仗剑走天涯,通过自己手里的这把“剑”,也就是协和培养出来的护理能力,把百姓们、病人们护在自己身后。



640 (1).webp (8).jpg


提交完报名信息后,总护士长问我和家里打过招呼了吗?我说还没和老妈说,不知道怎么和她说呢,把语言组织一下再说吧。堂妹说:“那你还去,三大妈(我母亲)有啥意见没有,能同意你去吗?”我:“毕竟是党员,有去过抗击‘非典’一线,还是有经验的;再者说科里的年轻小孩有些害怕,我带头也好给她打打气鼓鼓劲”。年轻护士:“燕宁姐,我也报上了,我们一起,我爸说了让我不退缩”。我:“不怕,有姐姐在,我们一起加油。”职业使然,承受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辛酸和隐忍,但脱下白衣后,我们也是谁之妻、谁家夫,孩童的父和母、爹妈的小公主。就像我没和科里妹妹说出的另外一句话:你老爸的话那是在安慰他自己,没有哪个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处于危险之中,躲避风险选择安全是人的本能,没有人不害怕死亡。我又何尝不是呢,自从父亲过世以后,我就是母亲的一切,是生活和感情的全部寄托。这一切我该如何和母亲开口?


脑海里有无数的想法和画面逐渐涌现出来,抗击“非典”、“健康快车”扶贫支边以及“光明行”援非等场景如老电影的胶片一般在脑海中浮现。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多了,自然而然会沉淀一些更有意义更有内涵的态度和对生活的憧憬。想到这些我的慢慢安静平和起来,我的决定也更加坚决。


终于,鼓足勇气把要去支援前线的事情和母亲叙述了一翻,我很担心她因此而落泪,可是她并没有,就如同往常的吃饭聊天一样并无差别,但我始终不敢看她的眼睛。



对于比较“闷”的我来说,实在不太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更愿意用编辑文字去抒发内心。这次真的要启程出发去前线阵地了,家就交给你们了,不说豪言壮语,也不说伤感的话。

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

请不要吝惜你们温暖的臂膀,

请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我需要一些鼓励,

因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待到春暖花开,我定凯旋归来!

640 (1).webp (10).jpg